“听说344旅连师长都压不住?别急,毛主席直接甩出黄克诚这张王牌。”
1937年秋天,八路军115师刚换上国民革命军臂章,底下两个旅却像两盘菜:343旅根正苗红,一打招呼全是红一方面军老表;344旅却像临时拼桌,红25军、陕北红军、甚至还有收编来的游击队,口音从湖北麻城到陕北绥德,一锅大乱炖。林彪和聂荣臻盯着花名册直挠头,干脆给延安拍电报:徐海东能不能换?不是他不能打,是真怕喊不动。
延安的回电只有五个字:继续用徐海东。
为啥这么硬气?先把时间倒回1932年。红四方面军主力跳出鄂豫皖,留下徐海东、吴焕先守着老地盘。敌人贴出的告示写着“剿灭娃娃军”,因为红25军平均年纪十六岁,枪比人高。结果这支娃娃军一路打到陕北,人数从三千翻到四千,机枪扛了一百多挺,活脱脱一个“行走的武器库”。张学良的东北军三个师被啃得只剩骨头,杨虎城的陕军也被打得没脾气,西安事变能爆发,红25军提前把桌子腿锯了一半。
这么能打,脾气自然也冲。344旅成立后,687、688、689三个团里,老25军的人占了大半,开口就是“我们当年怎么怎么”,别的部队根本插不上话。程子华当军长时都压不住场子,徐海东一句“听命令”比文件还好使。林彪担心真到了战场,电报晚到五分钟,344旅就能自己先冲出去,战果算谁的?
毛主席看得更长远:就要这股子“我是谁”的劲儿。八路军开赴山西,蒋介石只给三个师的名额,毛主席干脆把344旅当种子部队,先跟着115师蹭装备,随后单飞。1938年2月,344旅直接划归八路军总部,不再归115师管,徐海东拿到“尚方宝剑”,天高皇帝远,自己打粮自己扩兵。
可山头太硬也硌牙。344旅在晋东南连吃败仗,687团团长张绍东拉着参谋长兰国清连夜跑路,顺走两箱银元,气得徐海东在担架上咳血。原来他早在长征就被子弹打穿肺叶,能撑到现在全靠一口烟加一壶酒。朱德赶到旅部,只说一句:徐海东回延安,天塌不管。
旅长位置一空,344旅内部推举687团副团长田守尧,理由简单:老25军血脉。延安却空降杨得志代理旅长,田守尧当场黑脸,连开三天小灶不吃不喝。黄克诚就是这时候扛着背包进门,职务是旅政委,任务是“把这一锅麻辣火锅调成鸳鸯锅”。
黄克诚的办法直接:先开会,后分肉。枪炮弹药按各团人数平分,伤员统一送总部医院,谁再提“老部队”就派去抬担架。田守尧憋着火,结果黄克诚把缴获的日军呢子大衣先给他团里送去两百件,一句“你团在最前线,优先”把怨气堵回嗓子眼。不到两月,344旅上下开始学唱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》,调门比山西梆子还齐。
1939年底,中央一纸命令:344旅拆分成两部分,黄克诚带主力南下华中,归队新四军。行军路上,黄克诚把地图摊在毛驴背上,指着洪泽湖说:“以后咱们就在这儿养鱼打鬼子。”当地百姓没见过八路军,只见这支部队白天帮割稻,晚上教识字,问的却是:“你们认不认识徐海东?他当年借给中央五千大洋。”黄克诚笑答:“徐老虎在延安养病,现在轮到我们交利息。”
1941年皖南事变,新四军重建,344旅老底子编成第三师,黄克诚任师长。原来两个团扩成三个旅,外带四个独立团,兵力三万七,苏北老百姓叫“黄师”。抗战胜利后,第三师三万七千人马集体出关,走上东北战场,后来变成四野39军、43军,从松花江打到海南岛,再打到朝鲜三八线。
1955年授衔,徐海东排在十大将第二位,黄克诚第三位。有人调侃:344旅出来的人,一个旅扛回两颗大将星,这买卖比打太原还划算。
今天翻看军史,344旅的番号早就不在,可39军、43军、新四军第三师的血脉还在滚动。当年那群“谁也管不了”的硬茬,被黄克诚用公平和肉菜炖成一锅好汤,最后端上全国解放的餐桌。
山头不是原罪,关键看厨子怎么下料。
你觉得如果现在再来一支“344旅”,谁能压得住场子?
胜宇配资-散户配资官网下载-股票配资代理-正规股票配资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