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覃于昨天发布了《猴王归来,妖魔神鬼齐登场,该如何区分妖与魔、精与怪,神与仙?》一文,文章一经发布便迅速吸引了许多读者的关注,讨论也随之展开。文中详细讨论了孙悟空的出世背景,强调他与其第一个对手混世魔王的天赋差距。为何会有如此的说法呢?主要是作者在行文时过于用力,导致了一些不太合适的描述,最终让读者感到有些尴尬。
老覃再次提到,虽然很多人认为《西游记》的作者是吴承恩,这一观点也得到了鲁迅等人的认同,但其实从史学角度来看,这一观点并不完全成立。不过,为了叙述的方便,本文依旧会沿用“吴承恩”这一名字。根据“吴承恩”的设定,孙悟空本应是天资卓越、无可比拟的存在。他的出世更是惊天动地,堪称石破天惊。
孙悟空的出生从一块仙石说起,这块石头自盘古开天辟地之初,便吸取天地日月的精华,经历了千年万载,最终孕育出了这位天生的石猴。孙悟空的诞生不同寻常,堪称前无古人、后无来者。他不仅无父无母,更是“天地育成之体,日月孕就之身”。这种非凡的背景,能与之匹敌的也许只有创世之神盘古了。无论如何,孙悟空的出世堪称惊世骇俗,根本无法与历史上的任何人物相提并论。
展开剩余63%然而,尽管孙悟空的出生如此震撼,老覃却指出,吴承恩的笔下,孙悟空在初期表现得却并不如其背景那般惊艳。他在花果山坐拥猴王之位,但却是碌碌无为,虚度光阴。直到有一天,他突发奇想,决心学得长生不老之术,开始了寻找仙人、探求道法的漫长旅程。最终,他学得了七十二变和筋斗云,从而掀起了天宫的一场大闹,陪伴唐僧西天取经。
虽然孙悟空的这些事迹足以震撼人心,但从他的非凡来历来看,这些作为似乎有些“高开低走”。他本应是一位改变天地格局的英雄,然而他的成就似乎并没有匹配上他那与生俱来的惊人天赋。从这一点来看,确实存在一定的“败笔”,使得他的角色显得有些不够立体。
此外,《西游记》第一回的回目“灵根育孕源流出,心性修持大道生”,歌颂了孙悟空的天资聪颖。然而,这一切的能力其实都是从须菩提祖师那里学来的。与那些没有背景、没有师承的妖魔相比,孙悟空的修行显得显得有些“平凡”。事实上,《西游记》中的许多妖怪,如牛魔王、黑熊精、白骨精等,都是凭借自身的悟性,经过多年的努力修炼,才得到了飞天遁地、变化无穷的能力。相比之下,孙悟空通过向老师学习来提升自己,未免显得有些逊色。
再来看吴承恩笔下的“孙悟空大闹天宫”,这一段虽然极具热闹感,但同样显得有些不够精彩。书中的青毛狮子精一段大闹天宫的情节,更是让孙悟空的“大闹天宫”显得有些微不足道。青毛狮子精以一敌十万天兵,吞噬敌人,给人的震撼感远超孙悟空的表现。这使得孙悟空的英雄事迹似乎有些失色。
更令人费解的是,《西游记》中的六耳猕猴,他没有师承,完全凭借自学成才,却与孙悟空在较量中不相上下,甚至有些时候压过了孙悟空一头。这样的设定,似乎直接削弱了孙悟空作为“天产石猴”的独特性。其实,与其让孙悟空一开始就被设定为天生神力的角色,倒不如将他描写成一个从“丑小鸭”成长为英雄的角色。通过无数艰难的磨练和生死考验,最终逆袭成为斗战胜佛,或许更能给读者带来一场更为感人的成长故事。
发布于:天津市胜宇配资-散户配资官网下载-股票配资代理-正规股票配资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